摘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开发旅游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对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景观资源 保护 利用
1. 高黎贡山概述
“高黎”是山中一个古代部落的名字,“贡”便是山的意思。高黎贡是一个巨大的山脉,拥有大大小小几十座雪山。它好似盘桓于中国西南的一条巨龙,素有“南北动物交汇的走廊”、“稀有动物的避难所”、“物种基因库”之称。这里有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纬度、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地区。
高黎贡山旅游区由高黎贡山和潞江坝两个特色不同的区域组成。高黎贡山是怒江和伊落瓦底江的分水岭,保护区有80多条河流分别流入这2条江,这些河流由于落差大,形成许多美丽的瀑布、叠水。山与水的有机结合,使高黎贡山具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再加上区内星罗棋布的高山温泉,构成了高黎贡山奇特的自然景观;在高黎贡山百花岭一江苴景区,保存有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南方丝绸古道,古战场遗址、滇西抗战场遗址、名刹古寺等,历史古迹众多,旅游价值极高。
潞江坝美丽富饶,它是“一山”(高黎贡山)、“一江”(怒江)、“一坝”(潞江坝)的珠联璧合,清澈的江水、晶莹的沙滩、火红的木棉树、奇特的榕树、碧绿的森林和皑皑雪峰构成一幅幅迷人的画卷。潞江坝是块肥沃的土地,种有小粒咖啡、甘蔗、香料烟、胡椒、芒果、龙眼等多种热带作物,更加把它装点得琳琅满目。潞江坝又是一个多种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潞江坝就恍如进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民族博物馆。
由于高黎贡山有完整的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杜鹃树种——500多年树龄的大树杜鹃;有被称为“绿色寿星”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有云南樱花的原始种、云南山茶的原生种,以及其它珍稀树种,是我国珍稀树种汇集的森林。
目前已知有种子植物2门210科1086属4303种及变种,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62科320属1053种,是我国花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高黎贡山花卉资源具有种类丰富,名花众多,珍稀、濒危植物多,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特有植物多,垂直分布明显,四季花卉不断,形态各异,色彩绚丽等特点,是开展赏花旅游的理想地方。
除植物外,动物学家把它称之为南北动物区的走廊。被誉为“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保护区内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30种。与大熊猫和滇金丝猴享有同样声誉的羚羊,是高黎贡山的古原生动物。还有长臂猿、懒猴、黑叶猴、灰叶猴、熊猴、红面猴、黑麝、云豹、金猫、灵猫等。鸟类有300多种,白尾梢红雉、红腹角雉、白鹇、金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绿孔雀、太阳鸟和种类繁多的画眉等等。
与周边著名旅游区相比较,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以名山(高黎贡山)、胜水(怒江)、绿宝石(潞江坝)、黄金道(南方丝绸古道)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珠联璧合而凸显极品旅游资源的个性特色,可成为中国生态旅游的样板、世界生态旅游的典范,从而有别于腾冲的火山、热海和湿地,龙陵的地热温泉,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纳西名城和东巴文化,迪庆的雪域高原,德宏的傣族、景颇族风情和边境旅游,也有别于怒江州的高山峡谷。但由于近年来的开发利用,也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一些问题。
2.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问题
2.1生物多样性保护缺失
目前在高黎贡山保护区周边有水泥厂、水电站等多种开发项目。这些工程项目虽然须经过环评或水评, 但实际上这些评估论证中, 一是评价内容或缺, 无论是水保还是环保均没有实质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可以说,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工程论证方面是个盲点。二是在工程论证中提出的保护措施, 在真正的工程实施中以及完工后的检测管理方面实际上层层打折扣。比如说,修坝对水生生物, 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要求修坝不能将整个河流全部截断, 要求给水中鱼类留个洄游通道,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怒江上的几十个电站并不是真正不折不扣地按照环评方案实施并长期监测这方面的工作。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少面临着风险。
2.2短期利益与长期保护关系
高黎贡山周边的居民的生活与自然保护区息息相关,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西坡社区多能源建设尚未普及。煮饭烧水不是用煤, 只有少数家庭建有沼气, 但都不能供全部生活所用。农村电网改造也没有全面进行, 不能实现以电代煤代柴, 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全部依靠森林解决燃料问题。保护区属于贫困山区, 技术落后, 经济困难, 长期靠天然原料药用植物在市场上出售出口, 越穷越采, 越采越少,越少越穷, 恶性循环。许多珍稀、紧缺药用植物如云黄连、尖贝母、珠子参等锐减, 有些濒临灭绝。高黎贡山居民只有尽快脱贫致富, 才能尽早减少由于生存而造成的对高黎贡山原生态的破坏。调研组人员所到之处最大的感触就是面对这种死结的无奈和博弈中正在不断丧失的生物多样性的焦虑。
3. 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盒和旅游开发的建议和对策
3.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旅游开发帮助当地群众脱贫
从旅游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及环境特点以及目前旅游市场的走势出发,其旅游发展应在对环境、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通过有效开发和管理,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悉心保护、有效利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浅谈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开发旅游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对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景观资源 保护 利用
在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过程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考证它对其他资源、其他要素及其整个旅游环境的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建立在维护当地人民总体和长远利益的旅游扶贫之上;发展的基础是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正确道路应该选择融保护与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
3.2以保护为前提,科学设计,合理规划
生态旅游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在保证开发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求科学合理的开发措施。首先是要对旅游区进行全面的调查,确定开发的方向,合理、科学地测定旅游区的旅游容量,尽量减少人为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是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客源市场、游客需求,适当地增加旅游设施,让游客更多地体会自然之美;三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与保护相匹配。在景区开发时要尽量保持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做到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景区建设与保护区相匹配。旅游服务设施(住宿、餐饮、娱乐、商店等)应尽量安排在保护区边缘地带(试验区)或保护区外,避免将城市现代化建筑移植到旅游区。保护区内除安排必要的游道、观景亭、休息亭、生态厕所、野生动物观察点等建筑设施外,其它设施应尽量避免。
3.3 保护与发展并举
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通过社区的发展更好地加强自然保护工作。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和保护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当地人民只能永远处于贫困境地,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也使自然保护难以落到实处,相反,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将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失去发展基础,当地人民将仍然只能处于贫困中。
3.4与社区共建原则
保护性开发旅游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当地社区的密切参与,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要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的原则。如果离开当地社区发展来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所需的支持就十分有限,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其项目就必须同村社的利益需求联系。一方面吸引社区参与旅游规划、景区开发建设,旅游规划内容应包含社区旅游(农家乐、民族文化、山乡风情等),景区建设让社区群众参与,实行有偿投劳。保山市1995年12月8日村民自觉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协会除开展自发保护宣传活动外,还组建了一个傈僳族表演队,每逢节日表演各种民族舞蹈,开展宣传活动。宣传重点要灵活多样,既可是单项的专业旅游,也可是综合性的旅游活动。根据高黎贡山的特点,应侧重开发野生动物观赏旅游、自然风光旅游、科考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以及登山、探险、漂流等。
4结束语
高黎贡山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持续性,既要站在人类未来的高度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又要面对高黎贡山人的生活现实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恒,郭辉军,刀志灵.高黎贡山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薛纪如.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刘经伦.高黎贡山植物资源开发[J].保山师专学报,2003,22(5)
[4]秦中云,王兰会,赵天忠,等.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及其评价[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3).
[5]朱振华,毋其爱,杨礼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J].林业科技,2003,28(6)
[6]尹五元.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珍稀保护植物[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