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了构建云南城乡园林景观、能突显“滇派园林”特色的几类特殊的云南植物,并阐述这些植物与打造“滇派园林”的关系。具有科学内涵、能体现云南多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观赏价值突出的云南植物,是建设现代云南城乡园林景观、构建和谐社会、彰显“植物王国”植物多样性特点的重要内容,是“滇派园林”建设的源泉。“滇派园林”的建设中对这些特殊云南植物资源的应用,是进行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还将唤起社会大众对自然美的追求,激励他们热爱自然、热爱云南的植物、热爱家乡和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本文还附录了这些特殊植物类群的种类统计,供园林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特殊园林植物;云南;特色“滇派园林”构建
    滇派园林是充分利用云南独特的地域资源、造园艺术,在实施于云南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类云南园林派别。云南独特的地域资源应包括云南丰富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化的植被、独特的地理区位、完整的气候类型、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等。云南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是打造滇派园林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美誉,也就是说中国的园林植物为世界园林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环保部最新的统计,中国原产观赏植物约7000种。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被称誉为“植物王国”。有关资料分析统计,云南有2400多种(隶属110科,490属)种子植物具有较重要观赏价值,我们认为云南的观赏植物资源应超过3500种。无疑,丰富多样的云南园林植物资源及其丰富地域民族文化内涵,是构建“滇派园林”核心。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原产云南的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不断得到运用,用云南乡土植物营造的园林景观、园林小品不断呈现。但无论是在种类的发掘方面,还是基于科学、文化和园林艺术基础上云南特色园林塑造等方面,还远远不够。在园林建设中,云南植物种类单一、外来植物主导;植物堆砌严重、乔灌地被搭配不当等还相当普遍。
    创立风格别致、特色明显的“滇派园林”品牌,任重而道远,需要云南园林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科研院所与园林绿化部门的联合,发挥“产、学、研”等的综合优势,共同为创建“滇派园林”而努力。本文论述几类特殊的植物,希望这些植物类群能在特色“滇派园林”的建设中得到体现。

1.用地域及国外知名植物采集家命名的云南植物
    用地域名(如“云南”、“昆明”、“丽江”等)命名的植物,是地道的乡土植物,最能表现一个地方的植物特性及最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孕育着许多较高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及潜在的尚未认识的园林植物,用地域名命名的植物不计其数、不胜枚举,其中以“云南”的汉译拼音拉丁化的“yunnanensis” 和“yunnanense”作种加词的植物就有295种、65变种、6亚种、1变型『2』(附录1),中文名冠以‘云南’或‘滇’的植物则更多,达500多种。事实上,这些植物多数是观赏价值极高园林绿化先锋种类,如: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云南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 yunnanensis、云南含笑 Michelia yunnanensis、滇木莲 Manglietia yunnanensis、滇润楠 Machilus yunnanensis、云南红豆杉 Taxus yunnanensis、云南穗花杉 Amentotaxus yunnanensis、滇鼠刺 Itea yunnanensis、云南紫荆 Cercis yunnanensis、滇朴 Celtis yunnanensis、云南木樨榄 Olea yunnanensis、云南桂花 Osmanthus yunnanensis等。收集和研发这些植物,从中筛选适宜云南某一城市或地区园林利用的种类,营造以“云南植物”为骨干的城市园林,是“滇派园林”的集中体现。
    神秘的云南,一直吸引着众多世界植物学家、园林学家等,他们纷纷云集云南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爬山涉水,靠步行、骑马和骑骡,穿梭中国西南崇山峻岭、崎岖山区,采集、探究植物世界,为认知云南植物及世界认识云南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乔治.傅礼士(George Forrest)、皮埃尔.德拉维(Piere A.Delavay)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为了纪念他们对植物分类学的贡献,云南的许多植物用他们的名字作种加词命名。统计发现,用“forrestii”命名的云南植物共计109种、17变种、1亚种(附录3);用“delavayi” 107种、33变种、4变型(附录2)。对诸如“forrestii”和“delavayi”为种加词的植物等进行研发和园林运用,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知识介绍,既强化了云南植物在世界园林界的重要地位,更能增强大众热带故土、热爱家乡和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 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的云南植物
    拥有从热带到极地相对完整气候带类型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当之无愧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丰富独特的植物资源吸引着众多爱国志士到云南来探索其奥秘,这些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先驱们耕耘于云南,为我国近代植物学及相关学科(农学、林学、园林植物学等)的发展、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基础性和开拓性的卓越贡献。蔡希陶、吴征镒、冯国楣等就是植物学研究先驱们中的集大成者。蔡希陶教授采集植物标本1万多号,五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不畏艰辛,献身科学事业,打开云南植物王国宝库;吴征镒院士深深热爱云南这块热土,毕生倾心云南植物的研究,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大家,并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共发表和参与发表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冯国楣先生采集植物标本7625号(11万份,359新种)。在吴征镒院士命名的植物中,许多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园林植物,如: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黄花含笑Michelia xanthantha、毛果木莲Manglietia hebecarpa、中缅木莲Manglietia hookeri、鼠刺含笑Michelia iteophylla、长柄含笑 Michelia longipetiolata、石灰含笑Michelia calcicola、瓜叶秋海棠Begonia cucurbitifolia、广西秋海棠Begonia guangxiensis、石生秋海棠Begonia lithophila、滇缅红孩儿Begonia palmata var. henryi、多毛秋海棠Begonia polytricha、假厚叶秋海棠Begonia pseudodryadis等等,这些植物正在被利用于我国的园林绿化。冯国媚先生对云南八大名花的提出以及他对山茶属(Camellia)、杜鹃花属(Rhododendron)、锦葵科(Malvaceae)等园林资源的研究、发掘和利用等工作,推动了云南园林事业的发展。诸如吴征镒院士、冯国媚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是云南在中国、乃至世界植物学界和园林园艺学界(吴院士曾获有“世界园艺诺贝尔奖”之称的日本花卉绿地博览会纪念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含金量极高的名片”。在“滇派园林”建设中,充分发掘和利用他们所命名的植物类群(包括品种,如冯国媚先生命名的云南山茶品种‘国媚’等),无疑将会是打造“滇派园林”的重要元素。植物园、树木园、园林绿化部门和企业应申请或安排专项经费,收集引种、筛选和繁育栽培中国知名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的云南植物,并研究它们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并列入创建“滇派园林”的重要议程。

3. 观赏性突出的云南珍稀濒危植物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21世纪,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世界人口急速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工业的发展及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漠视、资源的泛滥索取、破坏等因素导致自然环境的大规模改变或劣化所引起的植物多样性的快速流失令人担忧。植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3』,寻求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良性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1992年)所列国家保护的388种(包括变种)植物中云南有154种『4』;林业部1992年公布的132种《国家珍贵树种名录》中,云南有59种『4』;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246种和8类保护植物中,云南有114种8类『4』。云南拥有众多的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说明云南省在这些植物的保护中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有效保护的重任义不容辞,但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好这些珍稀资源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人们常说“最广泛的应用就是最好的保护”,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近年城镇绿化的大量应用其种群数量已经非常地庞大,这一云南特有珍稀植物资源得到了最好的保护;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一级保护植物,现已走出国门在世界130多个国家进行了人工繁殖栽培并应用于景观建设『3』,在走出国门的同时,这一珍稀植物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保护。因此,在“滇派园林”建设中,要优先对那些受威胁严重、园林观赏价值高、云南特有或以云南为分布中心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开展人工繁育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探索它们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可以相信,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三棱栎Triogonobalanus doichangensis、西畴含笑Michelia coriacea、显脉木兰Magnolia phanerophlebia、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长蕊木兰Alcimandra cathcardii、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巧家五针松Pinus squamata、云南黄杉Pseudotsuga forrestii、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云南金钱槭Dipteronia dyerana等一大批国家级保护植物,将在园林利用中彰显“滇派园林“特色,并最终实现这些特殊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4. 村落、庭院及寺庙等应用的“文化植物”
    云南26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人们生产生活及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离不开植物。人与其周围的植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人与植物和谐共处的植物文化。云南是一个名族文化大省,同时这种多样的民族文化,也包括了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植物文化”。在云南许多村寨,多种植有当地人群崇爱的参天古树,在村寨的后山有保存完整的被称之为“风水林”林植被。远处眺望,房屋、古树及村寨后山的常绿阔叶林相互辉映,就是一幅光与影的媚美画卷。许多少数民族信奉“神树”、“龙树”、“圣树”,崇尚佛教的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菩提树Ficus religenosa、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寄望于“五谷丰登”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各地所推崇的“市树”、“市花”,象征中华民族古老历史的银杏Ginkgo biloba和民族精神的松、竹、梅等等。这些与文化内涵紧密相连的乡土植物不胜枚举。因此,挖掘云南省26个民族传统的“民族文化植物”,并在特定地域发扬光大,将会为“滇派园林”增色。

5. 展现云南高原植物特点的“园林植物群”构建成分
    云南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的多山省份,云南高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蕴藏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云南高原地区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其地理范围自横断山脉地区南部以东,经过整个高原面直至贵州西部的一部分,其南边紧接云南热带地区,北边大抵以金沙江北坡为界,大致相当于《云南省植物分区图》中的滇中高原、澜沧江红河中域区大部分及滇东南区,包括了滇东南古特有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和滇西北特有中心的少部分地区。据统计显示,云南高原共有种子植物5550余种,隶属1491属和249科中。该区出现东亚特有科9个,单型中国特有科1个;热带亚热带属868个,温带属486个,中国特有属55个;中国特有种2555种,占总数的46.25%,其中云南高原地区特有的有468种,占该区物种总数的18.31%;热带亚热带型分布的种有1977种,占总数35.74%;温带分布型的种计992种,占总数的17.96%。云南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特点:1、明显是亚热带性质,强烈表现出从热带植物区系向温带植物区系的中间过渡;2、特有科、特有属和特有种的现象明显;3、该区种子植物地理联系广泛;4、水平及垂直替代现象明显。如何挖掘能展现“云南高原植物”特色的园林植物资源,并在滇派园林建设中构建云南高原特色的“园林植物群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般认为,云南高原在海拔1400—2400米区域内的樟科(如:樟属Cinnamomum)润楠属Machilus、楠木属Phoebe)、木兰科(如:木兰属Magnolia、含笑属Michelia、木莲属Manglietia)、金缕梅科(如:红花荷属Rhodoleia、马蹄荷属Symingtonia、 蕈树属Altingia、蚊母树属Distylium、枫香属Liquidambar等)、山茶科(如:山茶属Camellia、木荷属Schima、厚皮香属Ternstroemia等),冬青科(冬青属Ilex)、蔷薇科(石楠属Photinia、子属Cotoneater、枇杷属Eriobotra、火棘属Pyracantha等)、杜英科(杜英属Elaeocarpus)及壳斗科等,是能展现云南高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植物类群。发掘这些植物类群,人工模拟塑造“云南高原亚热带园林植物群落”,与城市高度密集的高层建筑及星罗棋布的广场、公园、车行道等有机结合。这种园林艺术上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地植物生态系统的人工复原或再现,是现代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望和建设特色园林城市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张启泰,陶国达,龚洵,等,2003. 中国云南野生观果植物[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884.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上下册)[M]. 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3.孙卫邦,2003. 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 中国园林,7:63-65
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06.中国云南珍稀濒危植物(Ⅰ)[M]. 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

Copyright © 云南省花卉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2006006号-1 Email:1486151254@qq.com
地址:昆明官渡区世纪金源国际商务中心3号楼21A 联系电话:0871-67372469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