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文化历史名城,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以祖国南疆的“文献名邦”驰名全国,更以“风、花、雪、月”的自然景观称著于世。“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这是白族人民赋予大理苍山洱海胜景的传神写照。清凉的风涛吹拂着四时不谢之花,海天一色中的洱海明月,映衬着点苍山的万古积雪,使大理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向往。
一、关于上关花
相传苍山云弄峰下的上关花树村里,有个勤劳的青年叫段龙,以采樵为生,家中有个贤惠的妻子彩凤,他年复一年,天天上山采樵,从不间断,感动了山神,当妻子分娩难产时,段龙焦心万分,忽有银须老人给他红色宝珠一颗道:“将此珠含妻口,定保母子平安。”果然立验,欢欣奉还时不慎宝珠堕地,即生花树一株,巳时发叶,午时开花,月开一朵,年放十二,闰年增之十三朵,鲜艳美丽,清香扑鼻,每果结九子,共108枚,晶莹夺目如珠,人称朝珠花。从此赏花观果者络绎不绝,官吏财主,拉夫派轿,车随马送来赏花,村民不堪重负,后连彩凤也被官吏抢走。花树村民为此奇树遭殃受难。段龙忍痛砍了这株花树,救了彩凤奔走他乡。从此神奇的上关花消失了。大理“风、花、雪、月”只留得风雪残月在,而上关花名存实亡,终为大理白子心中之憾事。
大理历史上有没有“上关花”?上关花是哪种花?现在还有没有“上关花”?近现代史学界、文化界、科技界争论不休,说法纷云。
“有花可信论”者如明代的徐霞客、张相度及至现代著名植物学家冯国楣教授等认为:尽管种类所指不一,大理有过甚至见过具体的“上关花”。
“此花不足信者”以为,大理风花雪月中的花,决非靠一树一花所闻名,而是指大理“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山花处处,遍地山花”之意。这一意见由郭沫若先生1962年9月在大理所作《朝珠花》一诗可知:“花名今亦难言定,朝珠木莲难听命。始知耳食了非真,奇花虽奇不足信。”当然这是先生出于上关花已无存且无考,又想成全大理“风、花、雪、月”四大美景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笔者也出于对大理这片美丽故土的热爱,对神奇上关花进行了长期的寻探追求,以世界权威性的科学记实性文献、当年亲自见过上关花奇树,扶其干,辨其叶的徐霞客在其游记中的记述为标准,以产于大理苍山附近符合于上述文献记载特征的植物标本为依据,仔细考证长达五年之久,标本又经笔者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核实无误后,并在大量的历史史实和可喜的实际考察成果面前,认为:“奇花真奇可足信”,大理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上关花。虽然上关附近的这株奇花因某些原因确已死亡,但在相邻深山中还遗存着珍贵的上关花资源,恢复上关花的美好愿望指日可待!
二、上关花之考证
上关花考证的依据,必须建立在直接见过上关花的可靠纪录文献与目前发现的上关花之植物特征严格统一为原则。任何主观偏见将无助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笔者分别就上关花的产地、种类、分布等三个主要方面考证如下:
(一)上关花原址考
据笔者所知,真实记载上关花的重要文献,已知有明末学者张相度的“苍洱歌”和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以下称《游记》)等。而后者可视为考证上关花的经典。
1639年4月25日雨止,四山雪色照人,经西湖三里、德源城、邓川驿到上关龙王庙,庙东临洱海,崖有油鱼洞,与三家村仅隔一箐。《游记》中明确记述去花树村之路:“西半里,越坡而下,又西半里,涉箐而上,乃沿西山南向而趋,一里,渐得路,转西腋,半里,抵三家村。问老妪,指奇树在村后田间。又半里至其下。”这精炼的54字是奇树上关花原址最权威的记录。笔者经实地对照可知:上关花原址三家村,即今沙坪花树村,现有人数130余人,原有本主龙王庙一座。此花分布在横断山脉东南部,点苍山第一峰云弄峰(拔海3572.2米)东北坡的下部,东经100°06′,北纬25°57′,海拔2050米,花树原址处西部为陡坡,上关花就生长在这里。
(二)上关花相关种类考证
上关花为消亡数百年之久的古木,且此花生于山野,不为园圃所莳,在古代,通常日食五谷而不辨黍稷者亦多,历代大量神话、传奇性的记述,以讹传讹各种品名,造成上关花记载的混杂,给上关花的考证带来很大的困难。幸有目睹过上关花的徐霞客及时记录了当时的上官花:“其树高临深岸,而南干半空,矗然挺立,大不及省城土主庙奇树之半,而叶亦差小。其花黄白色,大如莲,亦有十二瓣,按月而闰增一瓣,与省会之说同;但开时香闻远甚,土人谓之‘十里香’,而省中所未闻也。榆城有风、花、雪、月四大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以此花著。按志:‘榆城异产有木莲花,而不注何地,然他处亦不闻,岂即此耶?花自正月抵二月终乃谢,时已无余瓣,不能闻香见色。唯扶其本辨其叶而已。’”这342年前记下的可贵的194字,其中既记录了他亲自见过奇树第一手材料,也因他不适时宜而未见开花,仅纪录了别人告诉他关于花的第二手资料。他清楚的告诉我们上关花这一奇树,当地称“十里香”,它生在陡坎边,树干通直高大,当时南边树干已半空,干粗只及昆明土主庙菩提树之半,约一米左右。叶子也较小,长十公分上下。因去时已晚,花期已过,(4月25日)连花瓣也未见一片,不能亲自闻其香,见其色。但当地的人告诉他,此花从农历正月开到二月花终(2月16日到4月15日)开花时很香,花大小和莲花一般,有黄色、白色的。每朵十二瓣,闰年则添一瓣,也有能以一花之徵,而按天行数之说。此花就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中的上关花。听说大理有种奇特的花木叫木莲花的,没有见过,会不会就是这种花?
明末学者张相度在其《苍洱歌》中有“上关花开蓂荚同”的记述。蓂荚是一种瑞应之草。据帝尧陶唐氏《竹书纪年》说:“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夹,月半而生十五夹,十六日以后日落一夹,及晦而尽。月小则一夹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他说上关花也有按天行之数的特点。
上关花究竟是什么种类?我们需要对照这些史实来谨慎考证,去伪存真。今将与上关相关的植物考证如下:
1、十里香奇树。因上关花当地人称此别名。——考此地之十里香应为木兰科小乔木云南含笑(Micheia yunnanensis Fr),但此树高仅数尺不及数丈,花小如指,故非上关花。
2、朝珠花。见白族民间故事及郭沫若先生《朝珠花》诗中:“花名今亦难言定,朝珠木莲难听命。”之句。——考朝珠是清代品官礼服的一种颈饰品,形似念珠,多以碧玉、青金石、珊瑚、琥珀、东珠等珍宝制作,未闻有用种子充作朝珠者。且朝珠一名当为清代始,而上关花则闻名于明代,将上关花称朝珠花是有不妥。佛家念珠(数珠)则有下述几种:
3、木槵子,云南大姚称菩提子,是无患子科大乔木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si Gaerth)其种子黑色坚硬,可贯串成念珠。数珠者须满一百零八颗,常以自随,但当至心,称佛陀(佛)、达磨(法)、僧伽(僧)名,乃过一珠,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能断各种烦恼,此即为数珠之起因,由来已久。但此树为大型羽状复叶,花细小且无香气,故上关花非木槵子。
4、菩提子系椴树科之糠椴(Tilia mands hurica Rugr et maxim)落叶大乔木,花期七月,花极小而无香,小坚果,可制小型数珠,异别于上关花。而《南越笔记》所载菩提子也作念珠。《琼州志》称“菩提树又称金刚子,产琼州,圆如弹,坚实不朽,可为数珠。”疑为南酸枣核。《植物名实图考》按:“菩提子每颗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罗细点如星,谓之星月菩提。”此类属豆科植物石莲豆、麻雀豆、或缅茄子之类的一些种子,非上关花无疑。
5、菩提树(Ficus religiosal)一名思维树。系桑科常绿木乔木,其叶三角状圆形,先端有长尾尖。花极小无花果状,不可制成念珠。此树梵语称“华钵罗”,佛坐此树下取得正果,故名菩提树。树生热带,难生此树。
6、念珠,即薏苡(Coix lacryma—jobi linn)又称草珠,为禾本科之大型直立草木,颖果外包以琺琅质念珠状总苞,贯串以作念珠用,非上关花奇树。
7、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明李时珍即谓木莲者。《花镜》注:树高大而坚,花九瓣,比上关花少三瓣。花白如莲,花落叶抽。考白玉兰花虽形似上关花状,但此花在徐霞客故乡江浙一带极为常见,不足为奇,徐霞客决不可能误将此花称“奇树”。
8、辛夷(Magnolia lilitlora Desr)又称紫玉兰、木笔,《花镜》注:一名望春。因“花开似莲”与上关花相似而引证。考其花瓣内白外紫,花落叶出,为落叶灌木,非独干大树,且花瓣少(6—9瓣)而窄长,故上关花不类此花。
9、含笑花(Michelia figo (Lour) Spremg)。花“开时香闻远甚”但据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此花如山栀子,花开满树。但此花丛枝,花小如指,瓣仅六,非上关花。
10、优昙花(Magnolia delavayi Fr.)有和山娑罗树因《植物名实图考》载其花“春开花如莲”,也能按天行之数。白色,类似上关花。云南督署亦有红优昙。白族别称波罗花,传源出者蒙氏乐诚魁时,神僧菩提巴波自天竺至此,以携念珠分其一植之。考此花为山玉兰,是旧大陆的一个古老的特有种。其种子小而油质不可制念珠,且此花叶为常绿,花开六月。徐霞客数月前曾在昆明曹溪寺中见此花。如上关花是此花,则徐霞客决不会在游记中称上关花为“省中所未闻”之句,故优昙花不是上关花。
11、娑罗树(Stewartia psedo Camellia Maxim)此系山茶科之乔木紫金,阮福《木莲花说》中谈,此花与优昙花等为同物,故引证。生江淮古寺内及浙江昌化山中。其本高数丈,叶大似楠,初夏开花,实大如核桃,但此花五瓣而非三基数,绝非上关花。
12、龙女花(Magnolia wilsomiif taliensis kehd)又称大理木兰,俗名十里香,为木兰科小乔木。其俗名与《游记》中:土人谓之“十里香”同以引证。考徐霞客在考察了上关花后三日,还在大理感通寺写韵楼见龙女花,并详作描述,采集花标本。此花期较上关花迟,且花小,他认为是木莲之类,同类的不同种,龙女花、上关花当作别论。
13、莲花,因上关花花大如莲而备考。据《大理府志》物产篇注:大理莲花有“锦边、红、白三种,外有木莲、西蕃莲,皆旱种。”——考大理所产的三种莲为水生睡莲科植物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h)。二种旱生莲中西蕃莲(Passiflora coerula linn)为藤本,均不类上关花,唯木莲有二:
14、木莲:又名薛苈:(Ficas pumilia Cinn)为桑科攀援藤和非乔木状。决非上关花。
15、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oliv)此种木莲与龙女花、优昙花及木莲花为同科异属植物,本种木莲为常绿大乔木,叶狭而花较上关花小与上关花有重要区别。
以上考证的十五种植物,它们的某些特征或名称与上关花有关,但均不足以符合上关花的特征,与上关花有严格区别。
(三)上关花原种之考证
真正当之无愧的上关花应该是木兰科植物——滇藏木兰(Magnolia Camplelii Hook et Thoms)《贝叶经注》称“优昙波罗”,又称“娑罗树”。永平金光寺僧称“密昙花”,俗称“和尚花”。漾濞称“红花厚朴”、云龙称“山牡丹”,因其花大如莲,其状犹如莲高生树顶,在大理白族地区通称“木莲花”,它不属于木莲属(Manglietia)植物。
如上所述,木莲花在历史上是比较混乱的一个名称。《名实图考》、《白香山集》、《本草纲目》等著作中常将其与木兰、玉兰、优昙花等混杂通称。在(明)阮福的《木莲花说》专著中,他把木莲花与安宁曹溪寺、昆明土主庙、大理和山等地生长的山玉兰(Magnlila delavayi Fr)混为一谈,认为是异地同物异名,显然是不妥的。而文中提到云南督署旧有“红优昙”之事,很可能早在明代,红花山玉兰作为名贵树种成功地引进昆明庭园。
上关花究竟是不是木莲花?木莲花究竟是什么样的花?我们在排除了大量的混淆种类、名称的基础上,答案就很清楚了。根据《游记》中记录的此花各项特征所得的结论是:在历史上曾轰动一时,后又在历史中隐身匿迹近几个世纪,引起文学界、史学界争论达数百年之久的三家村十里香奇树——上关花,就是古老的木兰科植物滇藏木兰(Magnolia Campbellii Hook et Thoms),也是大理白族地区通称的木莲花。何以见得?我们从以下八个方面考证:
1、分布。木莲花常分布在海拔1800—3200m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上关花的原址在苍山第一峰云弄峰东坡2050m处,残留的原常绿阔叶林内,原始植被是以栎类、樟科、木兰等为主的阔叶林。
2、树型。木莲花为落叶性的高大乔木,高达25米,干粗可达80—100公分以上。笔者1980年在漾濞云台山潘家河一带考查中,也发现一些古老的木莲花的树干,常有心腐病、干腐病引起空心现象,而当年的上关花则同样是“南干半空,矗然挺立。”高大空心古树。
3、叶形。木莲花叶型较大,长20—30公分,宽10—15公分,开似长椭圆状的山玉兰,游记中记述的此花叶虽似昆明土主庙的山玉兰叶,但较小,推算只有7—10公分。原因是:木莲花的特点是先开花而又生叶,当年徐霞客观上关花时正是花落而抽幼叶,加上树体高大,其叶显得小一些了。
4、香味。木莲花是木兰科木兰属的植物。该属植物开花时都具有芳香味,原来上关花为生长在大路西侧山坡高地一株花开满树的大树,山风下吹使其“香闻远甚,土人谓之十里香”,合情合理。
5、花形。木莲花花径可达8—12公分,一般莲花的原生种花径大小通常在10—15公分左右。这一点是符合上关花“大如莲”的记实的。
6、花期。木莲花为先花后叶的落叶树,其花期在永平金光寺2500米一带为惊蛰(三月六日)始花,清明(四月五日)花落。在苍山上关花原地2000米左右花期可提早到二月中旬开到三月底四月初花落尽。这个花期和《游记》中徐霞客在1639年4月25日见到上关花时“已无余瓣”“花自正月抵二月终乃谢。”是吻合的。
7、花色。木莲花的花色,在含苞欲放时,因苞片呈绿色,外被有银灰色的毛,会出现兰灰色或灰白色的印象。花盛开时为粉紫色到淡粉红色,花落时颜色退尽,会呈褐黄的枯色。当年徐霞客考查时因花已落尽,“不能闻香见色”,只是村民告知“其花黄白色”不是第一手材料,以后他到了永平金光寺万佛堂时,同样花已落,群众又告诉他花“有黄白兰紫诸色”等,可见游记中花色的记述有一些出入的。但据花色似莲的特征,颜色方面也大体相似。
8、花瓣数量,木莲花通常是三出数三瓣一轮,每朵四轮,共有十二瓣,偶有15瓣以上者的自然变异。当时徐霞客听人说此花“亦有十二瓣,按月而闰增一瓣”之说,而且几乎在所有的资料中都提到上关花,包括优昙花和一种蓂莢的瑞草一般,能以一花之徵而按天行之数,常年花瓣按月十二瓣,闰年开十三瓣之说。笔者认为,此点并非是徐霞客所目睹之事实,只是笔录了群众的传说而已,花之瓣数,一树之上,多寡常殊,应月之瓣,或偶值之。在大理滇西一带,大凡寺庙古刹。多见木莲花、优昙花作为主要的寺庙园林花花木。浓厚的宗教意识,可能就利用这偶值之奇,给此花蒙上些神话色彩,是不足为奇的。以一花之徵,按天行数之事,在自然界未见。
(四)上关花分布之考证
上关花——滇藏木兰Magnolia CampbeIIii Hook et Thoms,我们和李奋勇先生在20多年前调查其主要分布区在我国横断山脉的南部:永平宝台山,龙陵高黎贡山;中部:大理点苍山,漾濞云台山;北部:剑川老君山,维西云岭、丽江玉龙雪山和贡山的高黎贡山北部,以及西藏高原的南缘2000至3400米的山坡宽谷和向阳山坡的阔叶林中。缅甸北部的单邦高原、印度的阿萨姆邦、不丹、尼泊尔境内也有少量分布。从区系分布上来看,滇西横断山峡谷地区是这个古老种群的重要发生中心。据陈君容等《云南洱源三营煤系的植物化石群和孢粉组合》研究一文指出:在距今一千多万年的第四纪上新世晚期,在大理北部洱源三营煤中就发现木兰科(Magnoliaceae)、杨(populus)、槭(Acer)朴(Celtis)植物化石,古代苍山的原始森界线一直可以到海拔2000左右的洱海附近,与大理盆地边缘的主要森林树种以樟科、山毛榉科、木兰科等古老植物种属为主,组成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木莲花就是其中之一,并以其鲜艳夺目的花朵,引人注目。
随着洱海水位的降落,农牧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长期燃料消耗,森林不断退缩。到了唐宋期间,这里分别是南诏王国、大理国在此建都的长达500多年的云南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灿烂的民族文化的高度发生必然带来对大自然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化,美索不达半亚平原上古代巴比伦的文明以及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流域的开发,无一例外。苍山脚下的原始森林,也就在大理白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中,遭到破坏,森林界线急速后退,大量树木被砍伐,垦殖、放牧和过量伐薪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木莲花作为高大、优良的用材树种,直到目前还在兰沦江中游的永坪,保山林区被传统砍伐树种。上关花的皮是重要的生药材——“理厚扑”,而被长年被伐倒、剥皮,数量达成千上万斤之多,上关三家村的这株木莲花很可能就是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有幸保存下来的凤毛麟角,少见为奇是一个普通的规律。当苍山东坡大量树木被砍伐后,三家村的这株孑遗下来的木莲花也就逐步身价百倍的“十里香奇树”了。也可能是“其高临深岸”的陡坎上很难欢伐,“南于半空”空心树,无用材价值;使这株树能保留了下来的原因,决不会是花树村人为栽种的。
目前在花树村以上200m的残留次生林中,还有次生的栎类、木兰科的植物分布。笔者1981年夏参加中英两国苍山植物科学考察时,在苍山云弄峰西坡海拔3200m处的森林中,还发现有木莲花树的分布,并看到了粗达60公分的九株木莲花大树被伐倒在林中。
所以作为上关花的木莲花,并非是人们有意栽培的名花,而是木莲花天然分布区的原始林木遭到破坏后残留下来的一株孤残老树,然而它以其鲜艳奇丽的花朵,用最后顽强的生命留给大理白族人民最后的记忆。
三、上关花轶闻及其他
对上关花的考证,是为了发掘白族的文化遗产和大理自然资源。我们除了为上关花正本清源外,更重要的是努力恢复和发展这一名花,使大理地区“风、花、雪、月”名符其实。通过近几年对木莲花的引种栽培,木莲花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特点,不但在大理和云南可以栽培,而且可以发展到黄河以南,株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是优良的庭园树种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更是重要的资源植物。笔者在1989年赴英国考察时,发现英、美的园艺界,已作为珍贵的园艺品种进行了批量栽培。
在考证中可知徐霞客在发现上关花的1639年时,已是直径为一米左右的大树了,此树生长的立地条件差,又患严重的干腐病,因而它的生长势很差,如果按每年粗生长0.5公分计算,树推算当年已有200年的树龄,故上关花应是明代正统年间的古树。
上关花个体发育来看从幼苗到盛花期,形成花开满树的景观,非数十年不可。因而形成上关花驰名于世的年代,当在十五世纪中叶,即明代成化年前后。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中,风、雪、月三自然景观,自古有之,不必溯源。唯上关花的名闻遐迩,事关大理“风、花、雪、月”一说的起由。因此在没有发现有更早的“上关花”的记录前提下,笔者认为大理“风、花、雪、月”四景的起初应在十五世纪中叶。南诏、大理国期间也似不应有此说了。
关于上关花的消亡,决非神话中为段龙所伐。考其原因,主要是在1639年前可能是Polyporus病原菌的侵入,得了严重的心腐病,使“南干半空”自然死亡的。其死亡年限约在十七世纪末叶。有关上关花的争论当是十八世纪以后的事了。
上关花既然在历史上就已作为大理地区的名花称奇,他是白族人民的一种骄傲。虽以后沉沦了数百年,但其声誉有增无减,现在既然上关花已找到,它就是木莲花树而且各地尚有野生资源可以利用,为此建议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除将大理山茶花作为大理的“市花”外,应将上关花——木莲花树作为大理的“市树”,积极保护野生自然资源,对野生的木莲严禁砍伐、剥皮。大力提倡采种育苗,作为全州十三个县、市主要的城、乡园林绿化和庭园绿化树种来推广普及,特别首先在大理名城、上关、下关内外,大理城中大量种植,以便迅速恢复“上关花”的盛名,使这种历史上的奇花开遍龙关内外,大理历史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