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县国土面积75.4%的喀斯特地貌,成了西畴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和制约瓶颈。寻求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出路,探索生态恢复治理措施,破解石漠化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题,一直是西畴历届领导高度重视和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为依托资源,依靠科技,加快西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石漠化生态治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道路,推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生态宜居新西畴,让西畴喀斯特地区的石旮旯山上开满金银花。5月18日至25日,西畴县组织考察组,在县委副书记、县长马骞林和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奋勇的带领下,到四川和贵州两省对金银花产业项目进行参观考察学习。西畴县委副书记(国家高检院下派)翟望明、县政协主席王俊、县人大副主任祝正松及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和县农科局、县生态办、林业局、扶贫办、经济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了考察活动。
5月19日至20日,考察组来到四川省南江县,对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学习。考察组现场参观了天池乡池塘村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灰毡毛忍冬”金银花和赤溪乡“细毡毛忍冬”金银花种植基地,东榆镇跃进第五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金银花良种繁育苗圃基地以及巴山植物化工厂金银花露加工车间,听取了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办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南江不同品种金银花的生长特性、有效成分、药用价值、市场需求、种植方式、生产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扶持政策措施以及育苗移栽和加工技术、产品研发、经济效益等产业培育情况。南江县累计栽植金银花29万余亩,投产面积达13万余亩,年产干金银花500万公斤,加工金银花茶40万公斤,实现产值2亿元,产区花农人均增加收入680元。据南江县金银花产业办主任袁旦介绍,在南江,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爷说得比较现实,他说种一亩金银花的年收入相当于三年栽谷子的收益那么多。
5月22日至23日,在县人大副主任祝正松的带领下,考察组来到贵州省农科院和兴义市安龙县,现场参观考察了武汉高科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片区)金银花苗圃基地,对“神农一号”四季树形金银花的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了解,该品种既可采摘金银花,又可作为景观树和盆景培植。在安龙县德卧镇,对大水井村委会群众种植的野生“黄褐毛忍冬“金银花种植加工、种苗培育及效益情况等进行了重点考察,现场参观了金银花苗圃基地、生产基地和德卧镇金银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白水河村金银花红外微波加工厂,向当地群众了解种植金银花的经济效益情况;1988年安龙县就把金银花种植作为喀斯特地区治理荒山荒坡,遏制水土流失,防止石漠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群众贫困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措施。通过30多年来的坚持发展,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安龙十大产业之一,现有金银花种植户2.4万余户,种植面积15.2万亩,其中:进入盛花期6万亩,年可产干花近700吨,产值3600万元左右。
过去,在大水井村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九山半水半分田,养猪种谷不赚钱。山多石多耕地少,一年收入三月了。姑娘一心往外嫁,媳妇不愿来落脚”,这首凄凉小曲真实地反映了未种金银花前当地群众的无奈生活。今天,走进安龙县大水井村委会,只看见公路沿线、房前屋后石旮旯里一丛丛金银花覆盖在乱石上,漫山遍野,长势十分喜人,枝头挂满了幸福之花——金银花,部分村民已经开始采收,一派满眼丰收的喜悦,极大部分村民靠种植金银花,盖起了小洋楼,过上了好日子。据核桃坪村小组村民袁方能、袁方仁等介绍,他们村的收入主要靠种植金银花,每家每户均种有金银花10亩左右,年收入2-3万元,最高的张忠华农户种植20亩,年收入10万元左右,2011年价格有所下跌,收入7万多元。今非昔比,金银花彻底改变了大水井村的贫困落后面貌,如今的大水井村,生长在石旮旯地里的2万亩金银花,为村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绿了荒山富了民,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绝地逢生”的梦想,成了当地群众的希望之花、致富之花、生态之花和幸福之花。“家有千蔸金银花,不愁手中没钱花。金花银花吐鲜苔,五月花开幸福来。姑娘不愿往外嫁,外省媳妇跑进来”,当年的凄惨小调变成今天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这就是今天大水井村群众生活的现实印证。
据核桃坪村小组高武华讲,安龙金银花的“鼻祖”是他家老爷高文科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采摘野生药材时无意间发现的,当时,老人看到这棵金银花长势很好,就把它移栽到家门口,第二年就开花了,且长势一年比一年好,村里的群众看见了,大家都来借种栽种,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逐步发展全村委会、全镇、全县,现已扩展到贞丰、云南、广西等地。现这株金银花茎杆已长到手腕粗大,枝叶覆盖石头面积有10多平方米,每年可收入1000多元。
为了全面提升金银花产量和品质,有力助推金银花产业快速发展,南江县、安龙县均制定了金银花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加快推进金银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分别组织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金银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专职工作机构,组建了金银花产业发展协会和金银花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种苗繁育—推广移栽—技术培训—采收烘干—精深加工—产品销售等方面实施一条龙服务,产业化发展,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安龙县德卧镇,还创新了金银花新的种植模式,在稻田利用拱架种植金银花,有效提高金银花的产量。据德卧镇金银花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贞武介绍,这种拱形架种的金银花高产栽培模式,每亩种植的株数是120株,在三年后进入丰产期,每年干花产量在300公斤左右,每斤干花市场价在40至50元,经济收入可达12000多元。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医药用途十分广泛,很有市场潜力。金银花有顽强的生命力,研究资料表明,每一亩喀斯特山地可以种植70棵金银花,每棵金银花植株可涵养水分约200公斤计算,一亩金银花可涵养水分达到14000公斤,是石漠化治理的理想植物。据德卧镇大水井村党支部书记陈军介绍,对石漠化治理,种植金银花,可覆盖光光的石头,效果非常好,种植三年可以覆盖到3至5个平方石头,发展到5年以后,至少可以覆盖10至20个平方米,发展最快的,10年左右,就可以覆盖几十平方米的石头,它可以保水、保土,又能净化环境,对老百姓来说,还有丰厚的收益。
通过此次考察学习,考察组认为:南江县金银花种植区域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环境条件与我县土山区很相似,贵州省安龙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以上,其中石漠化面积5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35%,“乱石旮旯地,牛马进不去,耕种几大坡,收入两小箩”是安龙石漠化地区的真实写照,其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自然现状与西畴县石山区十分相似。南江、安龙两县发展金银花产业的经验和模式值得西畴学习借鉴,考察组建议县委、政府将金银花产业作为新兴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齐抓共管;二是要起好步,开好头,打牢发展基础;三是要制定出台扶持金银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农户种植和企业发展;四是要积极组织开展引种试验示范,优化选育主栽品种,加快推广种植步伐。
种植金银花既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又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好产业。根据考察组的意见,西畴县决定,从2012年开始,每年整合筹集石漠化治理等项目资金400万元,扶持发展金银花10万亩,培育加工龙头企业一户,实现产值2亿元。西畴的石旮旯山上将开满幸福之花、生态之花, 西畴大地上将创造出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生态奇迹”。

Copyright © 云南省花卉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2006006号-1 Email:1486151254@qq.com
地址:昆明官渡区世纪金源国际商务中心3号楼21A 联系电话:0871-67372469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滇公网安备53011102001215号